我经历的写作课堂——《我校新添写作类课程 ‍》采写手记

作者:朱琳   编辑:杨哲  审核人:  时间:2025-06-15  浏览量:

作为《项目式写作实训(许院听课录)》课的成员,我们既是这门课程的参与者,也是这门课程的记录者。一个学期里,我们亲身感受着这门课的魅力。

它以项目为载体来实施教学。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“以项目为主线、教师为主导、学生为主体”,改变了以往“教师讲,学生听”被动的教学模式,形成了学生主动参与、自主协作、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。

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轻松与自在。第一节课,钟伟平老师就让同学们自由结合,组成六个小组,然后发挥想象力,为自己取一个“高大上”的组名。于是“ATM”“奇葩吧”“听云看雨”“观海聆风”“乔木”“super me”这六个脑洞清奇、独具特色的“怪异”组名便应运而生。

在《项目式写作实训》的课堂上,钟伟平老师常常使用体验教学法、讨论教学法,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,让课堂更加生动活跃。为了让同学们实景感受采访,师生们“现场操练”。“采访其他老师前必须先过了本人这一关!”钟伟平笑称,在演练过程中,设置重重困难,“反将记者”“对采访问题避而不谈”等等,面对老师的故意“刁难”,同学们也是毫不退怯,机智应对。双方“斗智斗勇”让大家直呼精彩和痛快。

对于考核,钟老师打破传统,采取多样化方式进行评价。以“项目制”的新型授课形式,完全抛弃了“以一个试卷来定终身”的传统考核方法。同学分小组,以作品形式作为考核的主要方式。根据小组稿件发表情况、成员的参与程度、小组汇报等综合评分,这样的考核方式让同学们大呼人性化。

一个学期的课程下来,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如何采访,写作能力也有很大提升,另外,大家的语言表达、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等多方面都有了进步和提升。(朱琳)